主 料:野生甲魚 輔 料:桂圓肉、山藥片、姜片等 調 料:味精、精鹽、胡椒粉、黃酒等 制作工藝: 1、甲魚腹部剖開去內臟,熱水燙,去膜,制塊; 2、桂圓肉、山藥片溫水浸泡洗凈...
主料:龍蝦黃50g 輔料:內脂豆腐1盒 調料:鹽7g,味精4g,白胡椒粉2g,干生粉10g,香菜末10g,雞蛋1只(用蛋清),色拉油10g,蔥花10g,姜米 5g,高湯250g,麻油5g 制作:...
利辛撒湯: "撒湯"這個湯在山東一帶比較常見,主要是用羊或者雞的骨頭來熬制的湯。 傳說乾隆皇帝尋訪山東(具體什么地方搞不清楚了)偶爾喝到此湯便問到身邊的大臣這是...
用上好的麥面粉,采用民間發酵工藝,配以輔料和面,將發酵后的面團反復揉搓,直至面團呈油亮色,然后制成形狀各異的面饃,貼在鐵鍋壁上,內放少許水(水不浸饃),用文火燒,...
亳州地方獨有食品。扁豆洗凈,放入水內侵泡一小時撈出,加少許淀粉、糖、佐料調成稠糊狀,堆在篦子上蒸熟即可,形狀呈圓形,可大可小,可厚可薄。入口清香松軟微甜,為居家調...
[原料] 黨參20克,胡蘿卜50克,料酒、醬油、姜、蔥各10克,鹽5克,味精、白糖各3克,素油50克,鮮湯200克,香菜30克。 [做法] 1.將黨參潤透,切成3厘米長的段;胡蘿卜洗凈,切成3厘...
蒙城Sa湯 Sa湯是蒙城著名的風味小吃,其味道鮮美,令聞者垂涎。傳說sa湯的來歷與乾隆皇帝還有關系。 清朝乾隆年間,乾隆皇帝微服游訪江南路過蒙城,走得又饑又渴,傍晚,到一...
介紹: 古井貢酒,大曲濃香型白酒,中國八大名酒之一,有酒中牡丹之稱,產自安徽省亳州市。古井貢酒擁有悠久的歷史,其淵源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和釀造方法...
介紹: 亳州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,享有藥都之譽。它與河南禹州(今禹縣)、輝州(今 輝縣)、河北祁州(今安國縣)并稱四大藥都,是中國四大藥材集散地之一。清末,亳...
介紹: 渦陽苔干,產于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,是一種由萵苣狀的植物加工成的半干品條狀蔬菜,在產地已有幾百年的加工種植歷史。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間,渦陽苔干均被地方官員作為...
介紹: 高爐家酒,原產自安徽省。至2004年,高爐家酒連續四年占據安徽白酒銷售第一,且2004年的銷量達5億之多。2010年6月,高爐家酒被評為中國優質產品 。產于亳州市渦陽縣高爐鎮高...
闞疃的板雞流傳已久,選用家養1年左右本雞為原材料制作而成,口感鮮、香、嫩、脆,余香繞梁三日回味不絕。像符離集燒雞和河南道口燒雞味道則略為油膩,且骨頭沒有啃頭,相比遜色...
利辛北15公里: 江集羊肉湯早已名聲在外,在這里只要是羊身上的你都可以吃到,此湯鮮、濃,余香不絕,而且吃后嘴里沒有羊肉的腥膻味,同樣的吃羊在這里你可以擺滿一桌也...
亳州獨有的清真食品。它色澤金黃,外脆里嫩,香氣撲鼻。該饃以牛肉、粉絲和佐料為陷,用上好的面粉做皮,陷皮層層相疊,制成直徑為35—40厘米,厚3—5厘米的圓形餅,放在特...
油炸饃又叫油杠,亳州獨有食品。其形似油條,比油條短粗,其味道似油條,比油條松軟可口。該饃用上好的面粉、佐料,用特有的方法和制,然后用兩根細鐵釬子將和好的面纏繞其上...